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拓育人“新”思路 培養電力“專”人才
2023-08-30 13:04:11 來源:安青網
編者按 近年來,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積極對接電力行業轉型升級需求,立足特色辦學優勢,堅持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校企合作,辦學內涵與辦學實力不斷提升。
“學校今年定向培養計劃是什么樣的”“定向培養是畢業就有工作嗎”......這個暑假,在安徽省2023高職(專科)批次錄取工作結束前,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老師帥煜每天都要接數十個類似的電話。
“不只是我,從出成績開始,招生辦的老師每天都要接很多咨詢電話,尤其是我們的定向培養相關專業,更是得到了考生家長的青睞。”帥煜說。
(資料圖片)
分類招生宣傳現場,教師正在向前來咨詢的學生介紹
參加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合影
工學交替 培養行業“新”人才
近日,省教育廳公布《安徽省教育廳關于公布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名單的通知》,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安徽省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該校發電廠及電力系統專業群獲批立項省級“雙高計劃”專業群。
2020年3月,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啟動了電網技術人員定向培養工作,與供電服務公司和省管產業企業合作,在破解鄉村電力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上精準發力,在機制創新、資源統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主動擔當作為,共同培育人崗匹配的優秀定向畢業生。
今年剛畢業的鄒長江是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第一屆定向培養畢業生。“從今年7月1日起,我的身份就正式從一名學生變成安徽三環電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我始終記得第一天來公司實習,師父說的‘在這里我不會把你當作學生,也希望你能把自己當作公司員工’,這句話簡單而又嚴厲,卻是我實習生涯的一盞明燈。”鄒長江說。
得益于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育+就業”人才定向培養模式,像鄒長江這樣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的學生并不少。學生入校后與企業雙向選擇,確定定向培養關系,簽訂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協議,明確用人單位、學校、定向培養生三方的職責范圍和權利義務,采取有效的激勵約束措施,增強定向培養生的歸屬感、認同感。
在專業培養階段實行“工學交替”,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
“對于學生而言,在三年的定向培養過程中會持續了解企業的崗位技能要求。企業在簽訂勞動合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畢業生有較深入的了解,便于企業對人才隊伍建設開展長期計劃。”該校教務處處長何鵬說。
截至目前,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輸配電工程技術、供用電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電力系統自動化等四個專業實施了定向培養工作,共招收425名定向培養生。定向培養單位分布在安徽省15個市的供電公司,培養崗位為面向城鄉配電網建設和運維等崗位,對安徽省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發揮了支撐作用。
校領導到企業調研走訪
開展定向培養工作調研
課證融合 打造學習“新”目標
前不久,2023年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能力大賽落下帷幕,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定向培養專業組教師蔡濤等以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省賽一等獎,進入國賽選拔賽。
“參加競賽是對我們教學能力的一次考驗,也是我們與其他高校教師交流教學手段、技巧與方法的重要平臺。同時,定向培養專業的教師先后參與了教育部《高職輸配電工程技術專業介紹和專業教學標準》《職業院校電力技術類專業實訓標準》《職業院校電力技術類專業實訓標準》等標準的編寫,都是為了在實踐中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蔡濤在賽后說。
長期以來,為不斷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水平,加強實踐教學,將院級技能競賽、省級技能競賽、“1+X”項目嵌入實踐課程教學中,注重課賽融通,以賽提技。“‘1’為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生從以往在校只學一種技能、獲得一種學歷證書,到通過實訓學習,掌握多種技能,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實現從學校到職場的無縫對接。”何鵬說。
“2021年,我們完成了‘1+X’證書專業全覆蓋,超額完成考核計劃。2022年,學校‘1+X’證書綜合通過率達90.6%。2023年春季,學校‘1+X’無人機操作應用、發電集控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通過率100%,各類證書綜合通過率達98.5%,位列全國首列。學校作為安徽省多項‘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牽頭試點院校,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已經成為師資培養和認證考核基地。”何鵬說。
今年6月20日,由南非高等教育與培訓部、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主辦的2023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無人機操作華東賽區比賽落下帷幕,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電力工程系學生顏怡諾和李東旭獲二等獎(綜合排名第四),指導教師為徐宇和楊逸婷。
據了解,2023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聚焦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等重點領域,通過“以賽代培”“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改”搭建技術技能競賽國際交流平臺。
徐宇告訴記者,其中無人機操作賽項包含理論及職業能力考核、無人機裝調技術和無人機應急救援應用技術等三大模塊,競賽總時長達240分鐘,對選手的專業能力、體力、心理等綜合素質提出了全面的考驗。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賽場上的成績離不開賽場下多年夯實的綜合實力。
“只要學生愿意學,對他們未來就業有幫助,我們老師付出再多都值得。他們為了充分備戰比賽,認真研讀賽項規程,克服沒有比賽設備的困難,利用課余時間、假日在實訓基地反復練習、不斷糾錯,體現了師生‘求真躬行’的奮斗精神和‘使命在心、責任在肩’的擔當精神。”徐宇說。
近年來,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深入探索“1+X”課證融通新模式,實現“崗課賽證”融通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構建專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一體化發展格局。
該校充分整合優勢資源,建立課程、師資等要素共享機制,對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進行“1+X”師資培訓,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行業前沿技術,提升實際動手能力。
舉辦2023屆畢業生夏季就業雙選會
深入一線 探索育人“新”方向
長期以來,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持續開展企業調研,了解技術發展動向,對接企業人才技能需求。
今年,該校統籌制訂定向培養工作調研方案,組建由教務處、學生處、電力工程系、自動化與信息工程系牽頭的四個調研組,靈活運用座談會、問卷調查、書面調研等多種方式與省內各市供電公司及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調研。
調研組從教學管理與運行、人才培養方案與模式、教育教學與管理等方面廣開渠道、廣集民意。每一個調研組均形成調研總結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并提出決策參考事項,推介交流經驗和做法,確保調研實效。
“我們今年的調研歷時近一個月,順利完成全省16個市供電公司定向培養調研工作。截至5月10日,累計召開研討會17場次,調研及訪談340余人次,問卷調查270余人次,形成調研報告7份。全面總結定向培養工作實施三年來的成績和不足,深化定向培養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明確校企雙方的責任和權利,打造產教融合共同體,提升產業工人隊伍培養質量。”何鵬說。
接下來,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將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合作企業人才需求,總結經驗做法,建立長效機制,全方位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本報記者丁亞東、通訊員張靜
